021-50212825

公用终端直饮水设备的水处理工艺

发布日期:2019-08-28

目前国内直饮水给水处理的工艺主要存在超滤膜过滤、纳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过滤3类。这3类处理工艺均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,它们一般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最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进行区分,但区分的界限并不清晰。通常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,可参考如下数据:

超滤膜(UF)膜孔径在0.01~0.1 μm,最小能截留0.01 μm的颗粒和杂质。

纳滤膜(NF)膜孔径在0.001~0.01 μm,最小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1 nm,其截留物质区间介于超滤(UF)与反渗透膜(RO)之间,主要截留二价以上的离子和其他颗粒,可透过的只有水分子和一些一价的离子(如钠、钾、氯离子),能有效截留、去除部分的溶解性盐,出水中仍保留一定的离子等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同时达到净化水质效果,较适合直饮水设备水处理工艺的要求。

直饮水设备,反渗透膜过滤,超滤膜,纳滤膜

反渗透膜(RO)膜孔径0.000 1~0.001 μm,平均脱盐率95%~98%,是最精密的液体分离技术,它基本接近截留、去除100%的溶解性盐,水中的绝大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都已去除,只能允许水分子透过。

但是根据研究发现,长期饮用的直饮水如采用反渗透膜过滤工艺,因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被去除,对人体的健康会有影响。特别是长期饮用淡化海水的海军官兵或远洋运输的船员,均需在海水淡化工艺处理后,投加一定配方比例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以期接近城镇自来水的组成成分。因此,公用终端直饮水设备应采用超滤膜或纳滤膜过滤的水处理工艺,而不应采用反渗透膜过滤工艺。另外,反渗透膜过滤工艺的耗水量大,也不符合国家节水环保的要求